详情

阜宁那些让人勾起回忆的美味,你还记得多少?

盐城论坛 2136阅读
祥然
祥然Lv.8楼主+关注
2018-02-02 08:55 来自阜宁

小时候的我们

一根冰糖葫芦可以开心一整天


马路边看到“嘣”爆米花的会躲老远

每次去公园都要买上一个生肖糖稀画

但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手艺人渐渐老去

很多美食都将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下面来看一些老阜宁的美食

再不吃可能就没有了的美食!(欢迎补充)

手摇爆米花

记忆中老妈们拿着米袋排队,小孩子们围着炉子;“砰”的一声,孩子们纷纷伴着欢笑声捂着耳朵跑开啦!

如今,爆米花在都市里的大街小巷都可买到,家庭里用特殊的炒锅一样能制作出,吃着这种干净而又卫生的食品时,心里却再也没有了儿时那种期盼与快乐的心情。那种曾经的易满足感和简单的快乐感早不知什么时候在忙碌的生浩里丢失了。


炒米糖

小时候,每到年边,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着卖炒米糖的师傅把一整块的热气腾腾的炒米糖划开,切成小块,装进大人带来的口袋中,等到炒米糖冷了,就迫不及待掏出来吃,咬在嘴里嘎崩嘎崩脆,过年的气氛就这样在炒米糖的香甜气味中开始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炒米糖在制作时存在风险,如今街边的炒米糖也渐渐消失了。


金刚脐

京江脐又叫“金刚脐”,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刚之肚脐而得名。金刚脐——六角铮铮的,意思是叫人不要装模作样的假正经。

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妇女走街串巷的叫卖金刚脐。大多是“28”的自行车后面载着一个木箱,食品放在里面,外面用薄棉被包裹着,拿出来总是热烘烘的。


油墩子

萝卜加面粉,最简单的原料,却别有风味。无论如何,油墩子依然是盐城人眼里的经典小吃,咬上一口,便咀嚼出了不少回忆。那股热乎乎的劲儿,捧在手上,暖在心头

油墩子一定得现炸现吃,无需另加酱料。它具有金灿灿的外表,直接一口下去,充斥着外脆里嫩的口感,热腾腾的萝卜丝不油不腻,让人食欲大增。当然,也有摊主是反复炸的,特别是在秋冬季,油墩子在外搁置一会儿就凉了,来了客人就得重新回锅一遍。


黄烧饼

热烘烘的黄烧饼,转眼间铲到案板上,饼两面金黄,饼香更为诱人,也是盐城人立夏必备美食。

市区盐南新村小区3区8号楼的付一家黄烧饼经常要排队购买。他家的黄烧饼成了一些在外工作者的念想,有很多人回来都会到他家买二三十个带走。来买的人都说“外地的黄烧饼品种很多,做的人也很多,但就是吃不出家乡黄烧饼的那个味”。


油炸摊子

油炸摊子是许多盐城人曾经最爱光顾的地方,油炸摊子上的摆着用签串着的各种食材,选好自己的喜欢的食材,放入油中炸,在油炸的过程中可以闻到香味,炸完后刷上秘制的酱料,简直完美。

如今,因为很多原因,油炸摊子越来越少了,但是还是有一些朋友爱吃油炸。在盐城解放北路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家小黑板油炸(原名张老爹油炸),这家店开了很多年,成为了许多盐中人的回忆。


米摊饼

米摊饼与豆浆一样,是油条的好伙伴。换句话说,米摊饼就是绿叶,用米摊饼包着油条,更显油条的香脆,但是如果少了米摊饼,那么油条吃起来会显得有些油腻。

如今米摊饼这个绿叶的位置很大程度上被三角饼替代了,尽管这样,米摊饼的香糯白的形象与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永远不会变的。


糖 画

糖画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也许并不陌生。无论是在繁华街市,还是名胜古迹,我们都能邂逅以糖作画的流动小摊。

做糖画的人都是即兴的,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不然画出个“四不像”来,就没什么品味的乐趣了。无论你想要什么样子的糖画,他们脑中早已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这样的江湖美学,不仅小孩子见了喜欢,就是老人见了也惊叹连连。

时代在变,现在从事糖画行当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是糖画与一切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一样,始终保留着它特殊的魅力。


时过境迁,在现代社会里

太多纷繁新事物兴起

湮没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很多美食也随着时间慢慢的消逝

只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1 5
城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