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孙氏新建文化宗祠举行奠基典礼
元月22日下午,气温陡降到零下2℃,寒风凛冽,冰雪刺骨;虽然寒冷,却挡不住孙氏宗亲们的脚步。座落于盐城市阜宁县吴滩街道通阳村——孙氏景阳公陵园内隆重举行盐阜孙氏文化宗祠奠基典礼仪式,省市各地孙氏宗亲代表百余人赶来这里,参加这一有历史意义的奠基仪式。
仪式上,盐阜孙氏景阳公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志海,副会长孙志杵、孙志干、孙为林、孙永广、孙国华;代表孙茂清、孙德洲;宣传部孙闻等人分别致辞,共同为孙氏新建祠堂举行奠基仪式。各地代表齐聚景阳公陵园敬献鲜花,全体出席人员向孙景阳墓碑行三鞠躬礼,并鸣升鞭炮八分钟。
孙志海在致辞中说:盼望已久的祠堂建设今天终于破土动工了!感谢阜宁县各级各单位的关心支持;感谢各位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筹款捐资和大力支持,有你们的鼎力相助,助一臂之力,建设资金将源源不断,不受任何影响,施工建设会按照预期计划顺利完工的!近年来,我们成立了祠堂筹建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工作分工,筹备组做了大量工作,走访募捐多个市县,分别召开10多次动员会,并约谈宗亲老板、外地孙氏宗族20余处;积极向地方民政、住建、国土、文化等部门申请建立文化宗祠,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同时呼吁宗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推动宗祠尽快动工建设。
孙志杵在仪式上激情地说:感谢宗亲们对孙氏宗祠的建设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只要团结和谐,加强宗亲联谊,加强沟通合作,一起加油,所有困难都踩在脚下,全心合力可以攻克很多困难。今天,我们共同见证孙氏宗祠的新建典礼,共同祝贺孙氏又一文化工程在这里闪亮诞生!
盐阜地区曾是三国时代孙坚、孙权战斗过的地方。孙坚曾任盐渎县首任县令;孙权曾任东吴大帝。孙景阳是700年前的入阜始祖,洪武三年徒于姑苏、来至黄埔、籍邻邓灶、创基立业、依仁成里,如今繁衍了盐阜及各地孙氏宗亲30多万子孙;盛世之年,后裔们为了缅怀先祖,不忘祖训,感恩报恩,树立功碑,新建宗祠,以示后人……
新建的孙氏宗祠,正堂五间、左右厢房、设计雄丽古朴,庄重典雅,不失为百年前的古祠堂典雅精致而厚重,各地宗亲欣赏后赞不绝口。
孙氏宗祠濒临黄海,紧邻沿海高速、沿海高铁、毗邻火车东站、阜射路边,是令人神往的苏北生态水乡,而通阳村(大孙庄)就是阜宁、滨海、响水、射阳等孙氏先祖和后裔居住聚集的地方,有60%以上人口都是姓孙,被人们称为:盐阜孙氏大家族,兴旺发达数最多!
近日气温持续降低,冰冻天气对祠堂浇筑根基有所影响。筹建组孙永广、孙为林早已采取“未冻绸缪”,严阵以待,建议混凝土里多放防冻液,同时对未凝固的根基采取“盖被”,铺设草料薄膜,以防大雪冰冻对根基凝固所受影响。
盐阜孙氏祠堂是江苏省首个代表孙氏历史文化的忠烈宗祠。陵园占地13亩,祠堂建筑面积500多平方,需投入千万元。他们采取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要求;注重特色设计、文化传承、形成自然风光与古文化相映的地方特色;以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休闲观光、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圣地。孙氏宗祠的恢复新建,不但起到缅怀先祖先烈而且弥补盐阜孙氏战斗烈士纪念馆的空白,可收藏孙氏先祖的文物、族谱、族规、祭牌、祭物、祭词、轶事及孙氏精英人物传记等各史书、史料、书法、孙氏文化报刊等文抄作品。目前,孙氏一支有识之士的队伍正在积极打造公园式陵园,拿出整体规划,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建造成一流的纪念型高级陵园式公园,将来也可美化绿化成名胜景点与盐阜著名旅游区联为一体,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叶落归根,拜祖归根、认祖归宗人士服务,为盐阜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服务。
(孙为顶 孙红权)
![]()
![]()
![]()
![]()
![]()